前年過年,我蒸了生平第一次蘿蔔糕,雖然料多卻無味美。但倒也不是什麼奇怪味道,味道就偏淡了點、糕體稍微軟了點,但成形倒是沒什麼問題。當時除了菜頭之外,另外加了培根、香菇、紅蔥頭、紹酒,除了培根味道較臘肉、叉燒差之外,油蔥也放少了,沒放蝦米少了海味,但是味道還不算壞,做了四條還是被吃光光。
今年過年特別有空,當然來蒸蘿蔔糕。畢竟市場買的蘿蔔糕,料少粉厚,不僅常吃不到菜頭,吃完的那股沉重感也讓人覺得負擔很大。今年蘿蔔糕總共蒸了3次,共7條。分兩種做法。第一種的料頭是菜頭、臘肉、香菇、油蔥酥、干貝、蝦米、花雕。其實味道還不錯,但多了花雕味道就沒有那麼「台」,後來發現家人並不喜歡酒的味道,才知道這蘿蔔糕始終得不到青睞的原因。
後來因為媽媽菜頭買得太多,剛好蘿蔔糕也吃完了,就再蒸些,不同的是,我材料只放了香菇、蝦米、菜頭,以及牛頭牌紅蔥醬,另外,放了點味精。結果竟然大受歡迎,兩條蘿蔔糕迅速消滅殆盡。到了第三次蒸,剛好研究所同學華姐,身為消防員的他,年夜飯得在分隊中度過,佳節容易倍思親的他來我家嚷嚷說要吃飯。
他將蘿蔔糕一片片送進嘴裡頻頻點頭嘖嘖說道:「未歹未歹」,彷彿吃到了什麼難得的珍饈。搞得我有點不好意思。
是紅蔥醬跟味精的功勞呀。
看家人跟華姐大讚這些用加工品製成的蘿蔔糕,突然覺得替第一批加了干貝的蘿蔔糕有點不值。前置作業不僅較第二第三批繁瑣許多(炸油蔥酥、干貝用米酒泡開再蒸),食材價格也高上很多呢,結果卻差強人意。反倒用了許多添加物的加工製品卻輕易地得到眾人喜愛。也許是大家的口味被養壞了,也許是我功夫不好,沒有辦法在傳統作法上將最好的成果展示出來。也於是,加了紅蔥醬的取巧方式卻意外的補足了傳統作法上味道的缺憾。
我一開始會覺得心情上不平衡,但後來反而覺得,或許是我將添加物汙名化得太厲害,一來味精的使用並沒有很多,二來天然的食材其實還是很多,把功勞都推給味精跟紅蔥醬也不公平。古板未必使力,取巧也未必拙劣,在古板跟取巧之間還有很多模糊地帶,味道的平衡在任何一種作法上都是極為重要的,而左右味道平衡的因素很多,可能是火侯,可能是調味,也可能是吊味或手法。
至少在家中,能將添加物的使用降到最低。我家已經多年沒有使用味精、雞粉、湯塊這類,只是日前幫媽媽整理廚房,不知道為什麼找到一罐味精。媽媽煮飯也是不加味精的,推論味精可能是某個時候的團體拜拜或競選造勢或什麼里民活動中得到的贈品,用乾淨的罐子裝起來這樣。下面公布紅蔥醬蘿蔔糕的作法,份量如上圖錫箔紙模2條。
材料可分為3部分操作,首先將A與B分兩盆混和:
A.白蘿蔔絲(或粗絲皆可)480g+水700g
B.在來米粉300g+玉米粉 6g+糖 2茶匙+鹽 2茶匙+味精 2茶匙+胡椒粉2g+水300g(若要將蝦米水或香菇水加入,可在這部分加入:香菇水+蝦米水+清水=300g)。用打蛋器混和均勻備用。
C.乾香菇泡水約3朵,擠乾切碎+蝦米1/3杯泡水後切碎,另備2~3大匙紅蔥醬,以及水60g備用。(這部分香菇、蝦米、紅蔥醬可視個人喜好增加或減少,不會影響糕體成型,水分量不可變)。
----------
作法:
1.開火煮將A材料。
2.將B材料都均勻混和成米漿。一般市售在來米粉都有添加修飾澱粉,因不知道他們的修飾澱粉比例,所以做出來的品質會比較不穩定。如果買得到「純米」的在來米粉盡量使用「純米」的。添加玉米粉的原因就是我們自行添加修飾澱粉,增加糕體的硬度。
3.用一大匙的沙拉油(或蔥油亦可)炒香香菇與蝦米(要炒到蝦米會跳),加入2~3大匙紅蔥醬一起炒,炒勻之後加入60g的水,關火。將炒料及汁水一起倒到B中。(如下圖)
5.待分裝完成,用一根筷子將糕體稍微攪一攪,使糕體均勻分布至模具各角落,沒有空隙。最後在糕糊上抹上一層薄薄的香油,這對蒸好的蘿蔔糕有良好的保護作用,並且增加香氣。
6.中大火蒸1.5小時。其實蒸30分鐘就會熟,拉長時間蒸的原因是讓食材滋味與米漿更能均勻的揉合,吃起來會更順口。
7.待蒸好後,室溫涼透才能包裝與冷藏。
附註:
說到蘿蔔糕,總會想起我媽媽所經歷的一件尷尬往事。我媽媽的一位點頭之交,總喜歡吹噓自己賢慧多才,在某年的年前她給了我媽媽一袋蘿蔔糕,說這是她自己做的,好吃的不得了。媽媽看了袋中物,只得擠出一種似笑非笑,似怒非怒的奇怪表情,因為她的蘿蔔糕水得有如一袋碎裂的豆花。媽媽回家還很非常乖巧的倒入鍋子煎。我媽覺得味道是沒有很壞,但是水到吃起來會打冷顫,好怕。
她真是太善良了。
附註:
說到蘿蔔糕,總會想起我媽媽所經歷的一件尷尬往事。我媽媽的一位點頭之交,總喜歡吹噓自己賢慧多才,在某年的年前她給了我媽媽一袋蘿蔔糕,說這是她自己做的,好吃的不得了。媽媽看了袋中物,只得擠出一種似笑非笑,似怒非怒的奇怪表情,因為她的蘿蔔糕水得有如一袋碎裂的豆花。媽媽回家還很非常乖巧的倒入鍋子煎。我媽覺得味道是沒有很壞,但是水到吃起來會打冷顫,好怕。
她真是太善良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