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3, 2020的文章

我的童年珍味:特製汕頭麵

三、四歲的時候,我們舉家從南投遷移至中和秀朗路三段一帶的公寓五樓。原本父母是要遷居永和的,但對於北部不熟,糊里糊塗買了房子後才發現門牌是中和。但房子畢竟大事,也就住了下來。這房子沒有住很久,莫約只住了3、4年,因為奶奶說五樓爬起來太累了,所以我幼稚園結束之後就真的搬到永和了,離原來住所其實只有10分鐘的腳程。 記憶其實很淡了,這家汕頭麵從來也沒有店名,招牌是後來加上去的。第一次吃是在很小的時候,是媽媽買回來的,第一次去買則是幼稚園的時候,是外婆差遣我去的,在以前的時代,總是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替人跑腿,當時大人都不怕小孩被拐跑。 攤子在以前舊址,那時是一個瘦瘦高高(對一個幼稚園孩子而言誰都很高)的中年男子獨自賣麵,那時柏油路也沒鋪,一個小小的攤子在路邊,陣容陽春,麵也陽春,只印象好好吃,當時好像還沒有餛飩麵,只有最簡單的「湯麵」、「乾麵」,當時我可以把湯都喝完。胃口奇差的我吃很多,媽媽跟外婆都很開心。 小學一年級,我們搬離秀朗路三段,搬到民樂街,我讀秀朗國小,上下學都不會經過汕頭麵,加上小時候沒有零用錢,所以不可能繞到秀朗路吃麵(雖然距離不遠,但是幼時都覺得很遠)。從小姊姊們對於飲食沒有像我這樣的偏執,所以我想沒有轉學,依然就讀秀山國小的他們應該也不會來吃,不會像我這樣魂牽夢縈。後來童年破碎,媽媽生病,家裡無人烹飪,也輾轉移居永和各地,搬了好幾次家,但若有機會,假日還是會走路或腳踏車來買麵吃,即便回去麵已經軟爛,但記憶中的感覺仍舊是我心靈的扶持。 此為網路照片,為汕頭麵舊址,新址為右邊小巷下去右邊 忘記什麼時候了,有次發現老爺爺不見了,剩下一堆大哥哥大姊姊在煮麵,到了大學才鼓起勇氣問店家,這家麵店以前是一個老爺爺開的嗎?一個戴眼鏡的姊姊說:「那是我爸爸,他現在退休了」。之後就比較有機會去吃麵,直到我到台中讀研究所,之後又舉家遷移至桃園,但即使在桃園,我有空還是會上來吃麵,有時候是有事到中永和一帶,有時候是專程來的。 這樣又過了10多年,有次來的時候發現攤子不見了,一度以為收了,直到某次我在近惆悵徘徊,才發現它浴火重生,移到原舊址的巷內。外表一樣沒有招牌,直到看到戴眼鏡的姐姐才確定是原來的麵店。經過詢問,大致上是分家了,難怪有段時間永和同時出現了幾家汕頭麵。弔詭的是,湯雖然有一點像這家,但肉燥與滷味淋汁實在很不同。 大家拿了號碼牌